反滲透(納濾)裝置的運行與維護
第一章 反滲透(納濾)裝置的安裝
1、反滲透膜元件使用前的保管:
1.1 維持濕潤狀態
膜元件必須一直保持在濕潤狀態。即使是在為了確認同一包裝的數量而需暫時打開時,也必須是在不捅破塑料包裝袋的狀態下進行,此狀態應保存到使用時為止。
1.2 保管溫度
膜元件最好保存在5~10℃的低溫下。如果發生凍結就會發生物理破損,所以要采取保溫措施,勿使之凍結。
在超過10℃的氛圍中保存時也要避免直射陽光,選擇通風良好的場所。這時,保存溫度勿超過35℃。
1.3 堆放層數
保存時,膜元件紙板箱的最大堆積層數如下:
4 英寸膜元件/1支裝,6層;
4 英寸膜元件/10支裝,5層;
8 英寸膜元件/4支裝,5層。
在進行上述堆放時,如果紙板箱受潮,其強度會減弱,可能發生倒塌,所以切勿使板箱受潮。
另外請勿站在紙板箱上或將重物置于紙板箱的上面。
1.4 膜元件的質量
當8"膜元件/1 支裝,其質量約為16kg,搬運時注意勿閃腰。另外,跌落時會壓傷有腳,所以要穿好保護鞋。
2、反滲透膜元件的開箱:
1、在打開紙板箱后,請確認箱中所含部件的數量,參見下表。
部件
|
4〞膜元件
|
8〞膜元件
|
1 支裝
|
10 支裝
|
1 支裝
|
4 支裝
|
反滲透膜元件
|
1
|
10
|
1
|
4
|
濃水密封墊圈
|
1
|
10
|
1
|
4
|
連接配件
|
1
|
10
|
1
|
4
|
2、將膜元件從塑料包裝袋中取出時,要在換氣好的環境下,戴好保護眼鏡、保護手套、穿上保護衣后進行操作。在換氣狀態不太好的場所要戴呼吸保護器。
3、作業前必須參照藥品安全使用基準。
3、反滲透膜元件的裝入:
在膜元件裝入壓力容器之前,應仔細閱讀用戶手冊。準備好必要的工具、材料和防護用品,如卡環鉗、扳手、改錐、甘油、橡皮錘、手套、安全眼鏡等。
1、反滲透膜組件安裝前的準備
①清除供水管內的垃圾、油、金屬粉可根據需要進行配管系統內的藥品清洗或注入清洗劑。
②供給水質的確認:至少要對壓力容器通水30min,確認反滲透膜的供給水是否符合要求。
對于聚酰胺復合膜,要確認無殘留游離氯存在。
③必要零部件的準備:從紙板箱內的附件盒里將零部件取出。先確認膜元件的附屬零部件及必要數量,見下表:
零部件名稱
|
鹽水密封墊圈
|
連接配件
|
必要數量
|
m
|
m
|
注:m 為裝填膜元件的根數。
④安裝O形圈: 在連接配件上安裝好O形圈。在安裝時,可根據需要在O 形圈上涂以硅基潤滑脂、凡士林等潤滑;
⑤壓力容器內部的檢查: 按用戶手冊的方法取下壓力容器兩端的端板,將壓力容器清洗、擦拭干凈,并用毛巾或海綿浸甘油均勻涂抹壓力容器內壁,使內壁潤滑,便于膜元件的裝入。
⑥安裝壓力容器端板:根據壓力容器的組裝指南,在壓力容器的濃縮水側安裝上端板。
2、反滲透膜元件的安裝
①從紙板箱中取出膜元件,拆去塑料包裝袋。
請注意,膜元件中有保護液,在操作時要小心。
②在膜元件上安裝鹽水密封圈:鹽水密封的方
向如圖4-1 所示。如果逆向安裝則不能發揮其作用
務請注意。
③裝填膜元件:將膜元件不帶鹽水密封圈的一
端從壓力容器的供水側(上流)平行插入,將元件的2/3 慢慢推入,進行如圖4—2、圖4—3 所示。這時,要注意勿觸及壓力容器的邊緣。
④安裝連接插件:將最初的膜元件整體放入壓力容器后,如圖4-4 所示安裝連接頭。將元件間的連接接頭插入元件產水中心管內,在安裝接頭前,可在接頭O 形圈上涂上硅基潤滑劑(個別不允許情形除外)。
⑤裝填第2 支膜元件:按①、②的要領在膜元件上安裝鹽水密封圈。將膜元件的中央集水管插入按④已裝好的連接插件(圖4-5)。確認中央集水管已完全插入連接插件后,按照③的要領插入第2 號膜元件。如果頂過頭之后要將膜元件拉出就會脫離連接插件或使鹽水密封圈扭曲而造成性能不良,所以在頂入時要慢慢地進行,千萬勿頂過頭。
⑥裝填后續膜元件:重復步驟④和⑤(圖4-3---圖4-5)直到所有元件都裝入壓力容器內,元件和壓力容器的長度決定裝填數量。將最后的元件推入直到第1 支元件的連接接頭緊緊地插入壓力容器的濃縮水側的端板接口。
⑦安裝連接插件:裝填完所有的元件后,如圖4-6 所示安裝連接接頭。
⑧安裝供給水側的端板:根據壓力容器的組裝指南,在壓力容器的供給水側安裝上端板。
⑨連接好端板處的管道。
3、裝填膜元件后的檢查
①通水確認:仔細檢查管配件接續是否正確、螺絲是否擰緊后再開始進行通水試驗,通水時要注意盡量讓水壓慢慢上升。
②調整至既定的產水量和回收率:密切注意給水、濃縮水的流量計的同時,調整到既定的制水量和回收率,如果沒有壓力損失或其他問題時,讓這種運行狀態持續lh。
③檢查膜透過水水質:將各膜組件的透過水進行采樣以檢查水質(電導率)。如有水質異常的膜組件,就必須再次檢查O 形圈、鹽水密封圈等,更換不良的零部件。
4、反滲透膜元件的取出:
首先拆掉壓力容器兩端的外接硬管,卸下壓力容器兩端的端板組合件,從供給水側(上流)推頂膜元件,從濃縮水側讓膜元件的部分露出,從濃縮水側平行地慢慢地將露出的膜元件拉出。膜元件之間的連接只是用連接插件(O 形圈)連接,可方便地取下。按照前面的要領將膜元件一根一根地取出。在取出第2 至第6 根時,從第2 根膜頂入時必須有1 根作用于膜中心管的頂入管。如果備有與膜元件的中心管同直徑、同長度的管以及連接插件的,每取出1 根膜元件就要接上1根頂出用管。這樣就可以完成上述作業。
5、★注意事項:
為了使反滲透膜元件保持良好的性能狀態而使用保護液,為此請注意下列事項。
1、裝填膜元件的操作要在換氣較好的場所,要使用防護眼鏡和防護手套、穿防護衣等。在換氣狀態不太好的場所作業時要使用呼吸保護器。
2、保護液濺入眼中時至少用清水緩緩沖洗15min,并要盡快到醫院就診并采取醫療措施;當沾到皮膚上時,要盡快脫去受污的衣類、鞋帽,觸及部分要邊用溫水淋洗,邊用肥皂洗凈。
3、在運行初期,由于透過水中含有少量保護液,所以在用于飲料水或食品生產時要確認其是否符合水質標準以后才得以使用。
4、作業前必須參照藥品安全使用基準。
5、8″膜元件的質量一般約為16kg 左右,搬動時容易發生傷腰等情況,務請注意。另外跌落時會壓傷腳,所以要穿好防護鞋。
6、膜元件是以濕態保存,所以在操作時易從手上滑落或跌落在腳上造成傷害,務請戴好手套及穿上防護鞋。
7、膜元件的外周覆蓋有玻璃纖維以增加強度,為防止被萬一露出的纖維絲扎傷,在使用時請戴防護手套。
8、在使用膜元件前請勿捅破塑料包裝袋。膜元件裝填到壓力容器時請參照相關技術資料。
9、新裝入的膜元件要低壓進水,最好浸泡1 小時,以使膜元件充分適應水質和水溫后再進入調度階段。
10、新投入使用的反滲透膜元件從初始性能過渡到穩定狀態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一時間的長短取決于膜元件的儲存條件和正確的啟動程序,大約需要一周的時間。通常反滲透膜元件的脫鹽率在其投入運行后的幾小時到幾天內將不斷升高,然后長期處于穩定狀態。
第二章 反滲透(納濾)裝置的調試運行
1、開機前的檢查事項:
1.1 調試前的準備工作
調試前確認各電源連接完好,預處理設備調試完畢,出水符合反滲透膜進水要求。在反滲透裝置初次啟動之前,原水的預處理系統必須已經過調試和試運行。
1.2 進水水質能夠滿足反滲透裝置進水要求
① 進水的濁度應<1.0NTU 和SDI<5;
② 給水溫度5~45℃;pH 值在各反滲透膜元件的規格與性能表中所記載的范圍內;
③ 殘留游離氯<0.1mg/L,不含有氧化物、過氧化物、臭氧、余氯等具有氧化性質的物質;
④ 不含有會黏附在膜面且造成水量降低的物質(如苯乙烯、乙烷抽出油分物質等)。
不含有加入藥劑后仍不能去除的物質,如Si02、CaS04、BaSO,SrS04、CaF2 等不能超出其析出臨界值。當超出臨界值時,要使用所指定的阻垢劑。
⑤ 不含有在膜元件及膜材質上吸附、反應或膨潤后使膜元件的性能發生變化的物質。
⑥ 不含有在膜面上發生相分離的有機溶液。
⑦ 包括取水設備在內的前處理裝置,要經常進行以抑制微生物為目的的滅菌處理。
1.3 給水加藥系統核查
①所有管道和裝置必須都是由防腐材料制作的且已沖洗干凈。
②所加入的化學藥品之間要相兼容,且對反滲透膜沒有副作用。
③保證藥品能與給水充分混合。
1.4 反滲透系統的檢查
① 檢查5μm 保安過濾器確實能起到保護高壓泵和反滲透膜元件的作用。
② 檢查壓力表、流量表、電導率表等安裝正確且已校準。
③ 檢查能夠取出各段給水、各段產品水及總濃水、總產品水有代表性的水樣。
④ 校對聯鎖、報警是否反應正常。
⑤ 核對產品水管線確實已打開。保證濃水流量控制閥處于開啟位置,必要時人工調整開度。
⑥ 運行中監督化驗所用的各種藥劑、試劑、分析儀器已配備齊全。
2、調試步驟:
① 在反滲透膜容器進水閥打開前,按開機前檢查事項的內容逐條仔細檢查,徹底沖洗預處理部分,沖掉可能進入反滲透主機的雜質及其它污染物,檢測預處理產水是否達到反滲透膜的進水要求,尤其是SDI 值和余氯含量。
② 檢查所有閥門并確保所有位置正確,如果產水設有排放閥,請確保其處于打開位置,同時進水控制閥、濃水控制閥和濃水排放閥也必須完全打開。
③ 用合格的預處理產水充滿反滲透壓力容器并沖洗膜元件,此時的進水壓力控制在30~60psi 左右,流量約為相應膜元件最大進水流量的60~70%,同時所產生的濃水和產水應完全排放。
④ 密切注意系統中的管路和連接部件尤其是高壓部分是否存在滲漏點。
⑤ 膜元件的初次沖洗,對于濟南海德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提供的膜元件,無論干元件或濕元件,建議低壓沖洗4~6 小時,或者沖洗1~2 時,浸泡過夜,再沖洗1 小時。沖洗時不允許投加阻垢劑。
⑥ 為了防止水錘對膜元件的沖擊,對于未使用電動慢開門的小型反滲透系統,應在啟動高壓泵前略微打開進入壓力容器的壓力調節閥;而大型反滲透系統采用的電動慢開門(電動蝶閥)應該在高壓泵啟動的同時設定自動打開。
⑦ 啟動高壓泵。為了防止水力沖擊對膜元件的損害,待高壓泵運行穩定后,緩慢調節高壓泵出口控制閥,緩慢調節反滲透壓力容器進水流量;同時緩慢關閉濃水控制閥,升高壓力,使產水流量達到設計值,升壓過程的時間不小于60 秒,進水流量增加的時間不小于30 秒,反復調節高壓泵出口控制閥和濃水控制閥,直到系統回收率和產水量達到設計值。檢查系統運行壓力和膜元件壓力降是否超過極限值。
⑧ 檢查系統內各種藥品的投加量是否于設計值一致。
⑨ 測定反滲透進水、各壓力容器及總產水的理化指標,判斷壓力容器內是否存在膜元件、連接器和壓力容器密封圈的泄漏或其它故障。檢查濃水LSI 和S&DSI 指數,并判斷在此運行條件下反滲透系統有無污垢形成。
9 讓系統連續運行1~2 小時,記錄所有運行數據。系統投入正常運行后,連續運行24~72 小時,之后重新記錄所有運行數據并存檔,這些數據包括進水壓力、壓力差、溫度、進水流量、濃水流量、產水流量、電導率和系統回收率,并以此作為對以后系統運行參數標準化比較的基準。
10 對進水、產水和濃水進行水質分析。
11 參考運行和水質分析資料對比設計參數,檢查設備是否運行正常并判斷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12 在投入運行之后的第一周內,應定期檢測系統性能,認真記錄運行參數,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鄭州昊晟濾材設備有限公司
2022年3月12日